川内倫子展「照度 あめつち 影を見る」

Added on by Hou penghui.

川內倫子於今年在東京都寫真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個展「照度 あめつち 影を見る」,本篇文章為此展的整理與觀後心得。

白色長廊

在之前介紹川內倫子的文章中有提到,她對於攝影集的編排很講究,著重在「對開頁兩張影像式的觀看」,藉由對開頁中左右各放一張照片,使觀者在同時觀看兩張照片時產生了新的解讀意義。而在這次的展覽中,一進去的空間是白色的長廊,兩邊展牆各有9張線性排列的照片,入口處及走廊兩端的牆則是各有一張照片,這個部份的作品都是從『Illuminance』攝影集中所選出的。在展場中仍然有著許多影像間的呼應,和攝影集裡又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在此空間裡,隨著觀看不同照片時,會不斷改變對之前照片的解讀意義內容。比如說進去後長廊右邊牆面,第一張是小孩子的手在玩沙子的照片,第二張則是死掉的鳥,此時觀者對第一張的解讀可能會轉變為有「埋葬」之意。而第三張則為海中的旋渦,這與第一二張指向的語意有著同樣對於「葬禮」的聯想。第四張則是花圃,在造形上與第三張的旋渦有著相似的群化呼應。而像這樣連結性的觀看,幾乎是可以一直延續到牆面的最後一張的(有時也會有對間隔兩張以上的照片做交錯群化呼應)。由於在展牆並沒有像攝影集中有「對開頁」的概念限制,觀者的觀看也並非一次只能停留在特定兩張照片,隨著觀者腳步前進,影像意義也會不斷在累加變化著。

在此空間的影像之間有許多交錯呼應的構成,彼此牽動視覺與意義上聯想。(圖片引用自 http://quotationmagazine.jp/column/post-1688)

在此空間的影像之間有許多交錯呼應的構成,彼此牽動視覺與意義上聯想。
(圖片引用自 http://quotationmagazine.jp/column/post-1688)

攝影集形式對稱交錯的影片

從長廊經過一個布簾之後,映入眼裡則是兩個投影出來的大尺吋畫面,分別播放著影片的作品。 從2005年開始,她在拍攝照片時,會同時使用一台大型攝影機錄影(近年來已改成用Canon 5D Mark II錄影),這也代表了她對於她要的畫面是很明確的。有時候只有拍照,有時候只有錄影,有時則是兩者同時進行。至於怎麼決定何時該用哪種方式,則依靠她自己的直覺判斷。這個影片作品就是由許多這些短片段所構成,每一個cut大約是6~10秒之間,就會自動切到下一段,影像的內容也有不少是川內攝影集裡出現的場景,加上影片拍攝時應該都有使用腳架,畫面範圍沒有改變,只有當中的被攝物會有動作,就像是「稍微”動”了一下的川內倫子照片」一樣。兩邊影片(是同樣的影片內容)同時播放的形式,也像是攝影集「對開頁」的方式一般,而由於兩邊的影片有著時間差(開始影片的位置不同,並且循環播放),左右畫面會交替不斷的產生改變。也就是,觀者第一次看到出現在右邊的影像,下一次會在左邊出現,並且另一側的影像內容會和最初看到的組合不同,接下來才又會在右邊出現,回到原來的結構。

她本人也說,攝影集或是展覽(照片展示的部份),畢竟還是比較有「策略性」的,會希望引導觀者如何去觀賞,可能得到什麼樣的聯想之類的效果。但影片作品則是希望能有一些在她「預期控制之外」的效果,我認為影片編輯時前後的順序仍然是有考慮過的,但由於兩邊同時播放的緣故,也就無法完全預測到所有時間點左右會出現的畫面為何。這段影片的長度是45分鐘(單邊的長度是22分鐘左右,但若要看到同樣的結構再出現必須是45分鐘),在一般觀者觀看的時間範圍內(小於45分鐘以內),已經等於是幾近無窮的變化了。(不過其實這個作品有整個看完的人也並不在少數)

這個作品給我一種介於電影和照片之間的感受(cut時間長度短、去除了劇情特性、畫面不移動的影片),如果是一般電影的話,每一個cut會有它的劇情存在必要性,且必須考慮cut之間的連接是否順暢,以及意義上的承接是否合理。然而川內的這個作品,則是在每一段影像的劇情邏輯性完全形成之前,就將觀者的思考切斷,形成了許多意義不明的片段,最終則成為了川內倫子「觀看的集合體」。在當中顯現的,只有無數的影像交叉呼應以及漂浮性的意義指向,卻能輕易地將人吸入川內倫子的影像世界觀。

(圖片引用自 http://quotationmagazine.jp/column/post-1688)

(圖片引用自 http://quotationmagazine.jp/column/post-1688)

影像曼佗羅

離開影片的房間,首先看到的展牆也是稍微不受控制的影像排列,有三個照片框,每一個框中有20張印樣(contact sheet,將一卷底片的所有畫面等比例大小印在一張相片上),共240格畫面,川內想藉由大量的影像呈現出「曼佗羅」的概念,在有限的視野範圍內(照片框)由影像所形成的小宇宙。

前面曾有提到川內只要開始拍攝時,對於她所要的畫面是很明確的,這點從她的相片印樣也看得出來,一捲12張的影像,大部份只有1~2場景,或甚至有不少張是全部在同樣的位置拍的,也就是說,她很肯定「這裡有她要的畫面」,對她而言多拍的並不等於失敗的影像,只是看要如何使用,她攝影集裡常重複出現相似場景的畫面,也是因為拍攝時的確就在同樣的地方拍了很多張。

(圖片引用自 http://www.cbc-net.com/topic/2012/05/rinko-kawauchi-syabi/)

(圖片引用自 http://www.cbc-net.com/topic/2012/05/rinko-kawauchi-syabi/)

從印樣中會顯現出攝影家的「觀看」方式。(圖片引用自 http://quotationmagazine.jp/column/post-1688)

從印樣中會顯現出攝影家的「觀看」方式。
(圖片引用自 http://quotationmagazine.jp/column/post-1688)

流動的多彩影像

這間的其他三面牆展示的是川內在拍攝『illuminance』時搭配其他相機所拍的影像,因此有正方形也有2:3比例的照片。這區裡有不少背景黑、使用閃燈、過度曝光的影像穿插在其中,視覺上的反差比其他空間的照片來得更大,而影像也較注重顏色上呈現的變化,因此命名為『Iridescence』(金龜子翅膀上因光線干涉現象產生的顏色變化)。

而這部份的展牆,包含了許多大小的照片並列,也是她少數展出用35mm相機所拍攝的作品。影像主要有三種大小尺吋,大約是以四倍的跳躍率(不同大小照片之間的比例變化關係)在變動著,同時搭配照片之間間隔距離的控制,讓人有一種影像在空間裡線性流動的感覺。這種展牆呈現在日本是比較常見到的形式,雖然個人覺得以川內的影像風格還有她已確立的表現手法(注重影像間的語意呼應),應該是可以跳過這種展示方式(會比較容易注意到展示「形式」本身而非影像的語意)呈現作品,但我也認為這個展現形式在整個展場的構成中,的確有著承接變化的效果。

(圖片引用自 http://syabi.com/contents/extra/kawauchi.html)

(圖片引用自 http://syabi.com/contents/extra/kawauchi.html)

(圖片引用自 http://www.museum-cafe.com/report/7206.html)

(圖片引用自 http://www.museum-cafe.com/report/7206.html)

あめつち 天與地

最後這個空間在整個展場中是最寬廣的,從一開始的長廊,穿過兩個小房間之後抵達的,有點像是神殿中心祭壇的感覺。

在這裡的照片作品,主要是以阿蘇的燒山(為了維持草原有效生長而確保冬天時畜牧的飼料)、神社儀式的影像為中心。專注於同一被攝物的作品呈現概念在以往川內倫子的影像中是較少見的。她在這裡選擇使用大畫幅底片的大型相機來拍攝,因為被攝體本身的「存在感」過於巨大,必須用這樣的方式才能與其對峙,也是一種她表現敬意的方式(就她個人使用了各種相機拍攝後得到的結論)。她也曾說過這樣的比喻,在使用Rolleiflex相機拍攝時像是「暫停一下呼吸」的節奏,而用4x5的大型相機則是「將空氣慢慢吸入其中」的感覺。大部分她的拍攝,在她帶著相機去到現場,就已經大概算是結束了(意思是:到了現場之後的拍攝,是一種依靠本能反應的行為,並沒有考慮太多)。

而在這個空間的兩側,有著整面牆大小的影片(接近4公尺x7公尺左右的大小),分別是「阿蘇燒山」時的山頭變化過程,以及大範圍鳥群在海面上群聚快速飛行的作品。觀看時的畫面大小距離感,與她拍攝時有著相近的感受。燒山與鳥群飛翔,分別代表了人為以及自然的現象,燒山緩慢而確實的變化,對比於鳥群快速飛行所形成的群體軌跡變化。對觀者而言,同樣都是代表一種難解而神祕的事象。也像是人對難以掌握的壯觀自然心生崇敬,卻能因此確立自身「此時此刻在這裡」的感受。

在燈箱上的是川內在銀鏡神社所拍的影像,但我覺得這個大小的燈箱在呈現上有點被這個空間其他的照片和影片蓋過了。(圖片引用自 http://www.museum-cafe.com/report/7206.html)

在燈箱上的是川內在銀鏡神社所拍的影像,但我覺得這個大小的燈箱在呈現上有點被這個空間其他的照片和影片蓋過了。
(圖片引用自 http://www.museum-cafe.com/report/7206.html)

(圖片引用自 http://www.museum-cafe.com/report/7206.html)

(圖片引用自 http://www.museum-cafe.com/report/7206.html)

展覽整體構成

以前Guardian Garden的負責人菅沼比呂志先生到視丘演講時,曾提到過,川內在參加「一坪展」的時候,在展牆上的展示其實是不及她的作品集(資料夾形式)的,會覺得只是把大照片一張張展示在牆上而已,然而評審光是從她的作品集,幾乎就可以判定她為當屆的大賞得主。也因此這次在還沒看展覽前,我就很期待究竟她現在會如何在展場呈現她的作品。而這次展覽整體空間呈現,我認為也是具有相當多的巧思在內。

1. 作品大小:大→更大→極小(印樣)→大小並陳→最大。

從一開始的大尺寸照片,第二間尺吋更大的影片,第三間的印樣(極小的尺吋),以及大小並陳的展示,到最後在最寬廣的房間, 照片和影片一併呈現,展示的尺吋規模都是整個展場中最大級的。

2. 空間調性:明亮→黑暗→明亮→黑暗(→明亮)。

一開始是純白明亮的長廊,給人有一種神聖的感受,影像也有著逝去、祈禱、指引、希望等語意聯想。第二間是暗室,渾沌而發散的語意(這間是整個展覽當中讓我最驚艷的)。之後又是明亮的,大量影像、輕快的顏色變化。最後又出現暗室,以具有神祕感的儀式性空間做結尾。而要離開展場時,一樣會穿過一個布簾,宣告觀者重返到現實。(我認為是意圖性的,一般展覽時那個位置是自動門,為了這個展覽有特別改過)

3. 展示形式:靜態→動態→靜態→靜動並陳。

從一開始長廊的照片,第二間的影片,第三間的照片,到最後的照片(包含燈箱呈現的作品)及影片。而觀看整個展場的平面圖,可以發現前半部都是以前的作品,後半邊則是用大型相機拍攝的新作,空間平面上剛好將展場區分為左右兩半部分。在以往作品(大部份是『Illuminance』)的部份,是先以照片展示,再呈現影片作品,之後則是印樣,觀看時會一直對影像產生既視感,覺得這個畫面好像有一再出現,但卻又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參觀整個展覽的過程中,視覺感受也是隨時都在變化的,跟川內的攝影集一樣,存在著強烈的視覺節奏感。

從『うたたね』到『Illuminance』,已經超過了10個年頭,而就在「川內倫子=正方形畫面」似乎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時候,她轉而開始以影片、大型相機拍攝的創作方式,也顯示出了她試圖改變的想法。許多攝影家在生涯中都會歷經幾次重大的轉變,不單單是在影像風格上,而是攝影家自身人生觀以及哲學思考上的問題。下一個階段的川內會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透過這次的展覽,似乎已經開始慢慢成形。

 

展覽網頁:http://www.syabi.com/contents/exhibition/topic-1593.html

參考書目:
川内倫子(2012)『照度 あめつち 影を見る』青幻舍